观天下!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在佛山丹灶启动
X 关闭
6月27日,“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在广东佛山南海丹灶仙湖实验室举行。该实验室已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名单,经建设期三年并获评优秀后可获得国家能源局正式授牌。
【资料图】
重点实验室由佛山仙湖实验室牵头,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等6家企业单位共同申报,将围绕国家“双碳”和能源安全战略部署,重点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两大研发主线。
实验室建设的启动,对于其承载地丹灶镇来说意义重大,将夯实其作为新能源企业落户湾区第一选择,打造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核心区域的科研基础。
以氨和氢作为直接能源或能源载体构建新能源体系
建设启动仪式上,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卢炽华教授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申报情况和建设方案。目前,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已成为世界多个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能源技术。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将致力于构建以氨和氢作为直接能源或能源载体的新能源体系,成为我国推动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的重点载体,着力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核心技术及关键材料发源地和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重点实验室在启动建设期将聚焦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开发氢能及燃料电池下一代关键材料体系,研制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带来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变革。二是提出氨氢融合新能源工程科学理论,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研究。三是发展氨氢融合新能源颠覆性产业技术,包括高温工业氨氢融合新能源零碳燃烧技术、交通运载装备氨氢融合新能源零碳动力技术、氨氢融合新能源制备-储运-应用关键材料。四是建设支撑原创和核心技术研发的七大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期将新增大型设备100多台套,全面强化平台支撑能力。五是打造一支院士领衔、国家级人才为骨干的创新队伍,总人数达700人,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增加一倍,固定研发人员300人,其中全职/全时院士3-4人,全职/全时国家级人才15-20人。
通过这五项重点任务的推进,实验室将力争实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形成广东氨氢新能源万亿产业集群”三大目标。
佛山企业积极参与拓展氨氢融合应用场景
现场还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佛山仙湖实验室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南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九江镇政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等单位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涉及氨氢融合技术研发应用的多个领域。
例如,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共同参与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仙湖实验室、兰石重装、南海产业集团、九江镇政府四方联合成立产业化公司,建设氨氢融合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将与仙湖实验室共同研发氢能载人飞艇;佛山飞驰则将与实验室联合共建“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此外,仙湖实验室还介绍了正在开发的氨氢融合内燃机技术及进展情况。此前,佛山仙湖实验室李骏院士工作站与一汽解放商用车公司合作,联合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平台”,开发了首台液氨直喷零碳内燃机,实现“以氨载氢、以氢促氨、氨氢融合、零碳安全、节能高效”的全新理念。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技术设计及和样机试制,即将转入试验验证阶段。
佛山仙湖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第3批省级实验室,位于南海区丹灶镇。实验室规划建筑面积约16.3万㎡,建成支撑原创和核心技术研发的绿氢绿氨工程化制备、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发动机系统、氨氢融合运输装备碳中和、氨氢融合工业窑炉零碳燃烧、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安全检测、材料研究与测试、公共能源站等七大科技创新平台,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综合检测中心。目前已经打造了一支以院士为核心、国家级人才为骨干的三百多人高水平人才队伍;获批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
近三年来,仙湖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技术成果,如实验室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牵引和支撑国家电投集团百亿氢能项目落地佛山;成功出炉全球首块零碳氨燃料烧制的瓷砖;研制出全球首台智能氢复合动力长途重载牵引车;从源头解决了光伏制氢用钙钛矿电池大面积高效印刷制备的世界难题。据悉,仙湖实验室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31项,孵化了7家高科技企业。实验室二期将规划建设10万㎡科研及产业化场地,全面支持并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
丹灶将全力以赴做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核心区域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表示,佛山仙湖实验室牵头建设氢储运赛道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聚焦氢能技术的原始创新以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加快突破氢能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的布局,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表示,建设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佛山期盼已久、责无旁贷,将全力以赴。“我们将以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为新的起点,锚定三年建设期,拿出最大的决心、最好资源、最快的速度,对政策、规划、人才、资金、用地等各方面实施细化措施,全力支持仙湖实验室开展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氢能与氨氢融合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区。”他希望与会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与佛山携手共进,推动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预期效果,奋力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赛道上走在前列。
丹灶镇是佛山市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此前,以丹灶为主阵地的南海氢能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南海区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称号,以丹灶镇仙湖氢谷为产业核心,集聚了超150家氢能企业及机构汇聚,基本覆盖了氢能制储运加供应链、燃料电池关键基础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和终端应用等环节。
对于优质项目,丹灶已经产生了鲜明的“磁聚效应”。仅在今年上半年,国内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丹灶投产;百亿央企项目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在丹灶摘地,加快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核心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中科润谷智慧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与韩国斗山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启动斗山M400燃料电池105兆瓦项目,将生产目前全球单机装机规模最大、系统自动化集成度最高、性能与稳定性最可靠、安全性耐久性等级水平最高的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装备,提速推动“氢能进万家”。
氢能在丹灶得到了各相关场景的广泛应用,涉及氢交通、氢农业、氢医疗、氢生活等。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供应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构建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今年4月23日,央视财经聚焦“氢装上阵 绿氢从何而来”,报道丹灶即将量产的新型制氢设备;5月14日,央视两度报道丹灶氢能产业,其中《新闻联播》以《“五金”小镇的“氢”装出发》为题,用3分多钟讲述丹灶氢能产业发展历程。(图文/曾贤荣 谭绮君 张柏林)